逛完了杜巴广场和陶玛迪广场,还剩下最后一个广场——陶器广场。

与之前两个广场相比,这里没有宏伟的神庙,有的只是那浓浓的民俗气息。制陶人固守着这份古老产业,尊从祖先留下的传统技艺,认真的劳作着。男人们揉陶泥、捏陶坯,女人和小孩负责装饰和铺晒,刚刚烧制好的陶器在广场中被一排排地拿出来铺晒,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。

进入广场之前,我就看到了空地上铺满着正在晾晒的半成品陶器,进入之后,更是要掉进了陶器的海洋。这样的陶器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精美,也谈不上好看,主要以家庭的储水容器为主,据说尼泊尔大半陶器都源自这里。

导游告诉我,这些陶器全部都是纯手工制造,选用的陶土都是挖自当地约五、六米深的地底,从拉坯、制作、晾晒、搬运、烧制、修整再到包装,每一道工序都无一不展现在你的眼前。像这样以传统制陶技术为生的家庭早在1300年前就在这个广场上扎下了根,1646年一位富有的陶工捐资修建了这座位于广场中心的Jeth Ganesh神庙,向人们反应了广场周围制陶活动的悠久历史,直到今天庙里的祭司仍从陶工种姓当中产生。

广场周围有很多售卖陶器的店铺,其中有兼作陶工作坊的,不少摄影师围在店铺周围,他们不为买陶,只为拍下这份弥足珍贵的人文体验。但是,随着社会的进步,陶器逐渐被时代所淘汰,广场上大多数正在忙碌的制陶人不免已属于表演性质,虽然付费拍照已成为游客和他们之间的潜规则,但这也是当地人为数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。

陶器广场不大,逛半个小时也就够了,因为陶器质量也一般,我和kyle也没什么心情带走些什么。

导游的工作已接近尾声,和他约定的三大广场均已游览完毕,我们准备付给他工钱,没想到他摆摆手,不紧不慢地用中国人的语气和我们客套起来。他说:“要不要试试巴德岗的酸奶?非常好吃的酸奶…”

“嗯?好吃吗?”我和kyle不由的惊喜起来,没想到他客套之于还附送惊喜。

导游笑着说:“好吃,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酸奶…”说着,他带着我们又进入了广场旁边的小巷子。

巴德岗的酸奶名叫“juju dhau”。纽瓦丽语中,“juju”的意思是国王,“dhau”的意思是酸奶,所以,它的名字便称作为“酸奶之王”。

传说在马拉王朝时期,时任国王让加德满都、帕坦和巴德岗三座城市的人都献上自己制作的酸奶,经国王自己亲自品尝并评价出巴德岗的酸奶为最佳。

从此以后,成为了酸奶之王的巴德岗酸奶在尼泊尔名声大噪,直至今日,它在尼泊尔酸奶市场之中仍然享受崇高的地位。所以,来往旅行的外国人无不慕名而来,定要品尝了这美味的小吃才不留下遗憾。

导游带着我们停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店外,门口的长方形桌子上倒扣着一个用玻璃黏合的罩子,罩子里码放着一排排小陶碗,碗里面便是导游口中的最好吃的酸奶。

酸奶不贵,才一百卢比,我和kyle接过小陶碗便迫不及待的挖上一块送到嘴里。浓浓的奶香一下子就浸满了整个口腔,滑嫩甘甜,像极了国内的广式甜品——双皮奶。

一小碗酸奶给我几口就解决掉了,我意犹未尽的感叹着:“还真是挺好吃的!没想到几百年前的尼泊尔人就能吃到这么细腻的甜品,真是厉害…”

导游笑着说:“知道吗?这个酸奶是用水牛的乳汁制作的,一般的奶牛的乳汁是不可以的,只有水牛乳才能做出这种口感!”

我问导游:“吃完了酸奶的小陶碗要不要回收?”

导游说:“不用,你看墙角那里,扔了就好…”

我扭头看过去,发现那里已有落成小山的碎陶碗,我觉得摔碎了有点儿可惜,便擦干净了准备当作一个纪念品。

导游见状,笑着说:“你们中国的《水浒传》,看过吗?”

“当然,怎么啦?”我惊奇的问道。

导游随即抬起胳膊,顺势做了一个下劈的动作,边做边说:“像里面喝完酒的人那样,直接丢地上砸碎掉,岂不痛快…”

听了这个建议,我瞬间被他逗的前仰后合,忙回应道:“哈哈哈…算啦…算啦…”陶器广场那么多纪念品不买,却偏偏留下这么个小破烂玩意儿,虽然自觉抠搜无比,但我心中愿意!

离开酸奶店,导游居然还不忙着跟我们结账,他带着我们在小巷里到处乱窜,说要带我们好好体会一下巴德岗人的生活。没多久他说要去厕所,可巴德岗没有公共厕所,于是就带我们进了一家卖钵盂的商店。

进店以后,钵盂店老板亲切的迎了上来,导游嘻嘻哈哈的一边跟他打起招呼,一边很我们介绍说:“都是朋友,这些钵盂都是他用纯铜纯手工打造出来的…”

我好奇的环顾四周,大大小小的钵盂布满了整个房间,小的如碗一般,大的好似水缸。导游抄起一柄钵锤,在离我们最近的钵盂上摩擦起来…

“听…梵音…”导游一边说,一边闭起眼睛。

待到梵音渐弱,导游才又睁开眼睛,说:“怎么样…”

我和kyle点点头,说:“不错…”

导游也跟着点点头,摸着刚才锤过的钵盂说:“嗯,便宜…”

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导游的意思,和kyle对望了一眼,试探着问了句:“嗯嗯,呵呵呵…这个多少钱啊!”

导游伸出两根手指,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说:“两万,人名币…”

听完这价格,差点儿没惊掉我的下巴,我点点头回应道:“嗯嗯,好东西啊…哈哈…哈….”

导游盯着我的眼神丝毫没有离开过,他以为我要买,可我只是出于礼貌的客套。突然感觉时间好像凝固了一般,气氛稍显尴尬。果然,这又是中国导游风格…

kyle见状,赶紧问导游:“你不是要去厕所吗?”

“噢…哈哈…你不说我都忘了…”导游知趣的打了个哈哈,一边说,一边朝厕所走去。未等他方便完,我和kyle早已等在店外…

不久,他从店里出来,我们也意会到了他应该还未想要结账。接下来带着我们走遍了巴德岗,逛了唐卡店、油画店、金刚菩提店、羊毛围巾店等,确实让我们见识了不少,但我和kyle就像两只铁公鸡一样,一根毛都没拔…

导游终于累了,带着我们重回到杜巴广场,靠坐在王宫对面的回廊边,举头望着天空。他终于想起来还有工钱要找我们结算,我把准备好的两千卢比递给他,纸钞在他手中快速的翻飞起来,看得出来,是中国人的手法!

片刻之后,导游满意的把钱揣进兜里,却又向kyle伸出手来…

我和kyle诧异的问到: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导游更是诧异的回问道:“他的两千卢比还没有给我…”

我说:“不是说两千卢比吗?”

导游慢条斯理的回答:“是的,一人两千…”

听他这么一说,我这爆脾气一下就上来了,心想这家伙到底在中国待了多少时间,好东西的没学到,这种坏毛病怎么全都学全了…

我呛声问他:“你跟我们玩的这种套路是不是有点儿多余?”

导游狡辩说:“当初我们可以谈好的呀…”

我立即回应道:“是谈好了,一共两千,并不是你说的一人两千!”

一来二去,我们和这根老油条扯了半天的皮。我扯累了,kyle上,kyle累了,我继续,直到最后,我们还是没把话和他掰扯明白,最后决定让警察来评评这个理…

一听说要找警察,感觉这个导游有点慌了神。他将语气缓和下来,慢慢的说:“你看,我带你们逛了好几个小时,这要是在旺季,可不止这点钱,要不少一点,三千卢比也可以…”

我没好气的说:“可惜啊,现在不是旺季!不好意思,我们兜里没钱了…”

估计kyle也是烦了,把我拉到一边,悄悄跟我商量起来。再和他扯起皮来肯定是没完,看在当地人生活不容易的面子上,只能再给他五百,就当满足一下当地付小费的习惯。他如果再多要就懒得再和他扯皮了,直接叫警察过来得了…

商量好了,我回去给导游下了最后通牒。我说:“我们可以再给你五百卢比,再多我们就叫警察了,不再跟你废话了!”

导游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,用委曲求全的口吻说:“哎…好吧!五百就五百吧!你们这真是捡到大便宜了…”

听他说完,我又一次气儿不打一出来,心想这TMD还是一尼泊尔人吗?我忍住了没在呛他,又甩给他五百卢比,赶紧扬长而去。

离开的时候,我跟kyle开玩笑说:“还记得那条780块钱的羊毛围巾吗?你要是买了,估计就没这么多事儿了…哈哈哈…”

kyle和我相视一笑,点点头说:“嗯…有道理…哈哈哈…”

全部评论

发一条友善的评论... 取消回复

提醒 : 您所填写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!

看不清?点击更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