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什么时候色达已经不是某个县城的名字,而是早已成了“五明佛学院”的代名词。这是我第一次来“色达”...

在山下漫步时,远远望见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房子铺满了整个山谷,和网上查看过的图片一模一样,但更多了一份身处其中的体验感。

上山的路居然有公交车接送,是寺庙承办的,有固定的票价,便宜极了!可等待上车的人早就排成了长龙,足有上百人,虽然公交的发车时间间隔很短,但我们商量了一下,干脆直接爬上去算了,这点坡度和高度对于我们经常徒步旅行的人是家常便饭。

我们沿着公路上的石阶慢慢的向上爬,终于近距离的看清了这些小红房子,它们一个个只有几平米大小,也许刚够一个人睡在里面。大多数的房子仅有木板搭建,稍微坚固点儿的用铁皮包裹,它们没有被严格的设计和施工,简陋的很!屋顶的电线也是杂乱无章,任意穿梭…

房檐下有烟囱伸出,看来它们有生炉子取暖,这和我的北方老家一样!所以,我也深知生炉子的危险,路子刚升起的时候,煤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毒气,吸入过多便会使人中毒,导致瘫痪、或是死亡…老家的房子很大,也有很大的窗子,煤烟过多时,可以开窗通风!可这些小房子只有小小的一个窗子,真叫人忧心…

除了小木屋,山坡上还有十几栋用砖盖起的楼房,它们表面涂着红色颜料,和不远处的小木屋融为一体,估计是县政府计划修建的。这些砖楼最终是不是要取代这些小木屋还不得而知,但小木屋确有火灾等安全隐患…

色达的海拔还真有点高,体力尚可的我们在爬升的过程中也不免喘起粗气,好在很快就到了石阶的尽头,尽头的不远处的房子外坐着几个僧人,我们凑近一看,才知道这房子里安装着三个巨大的转经筒。转经的除了僧人,还有往来的藏民,我们也凑近去,随着经筒绕了三圈…

继续往上走,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僧人,他们忙忙碌碌,有的围着载着煤炭和蔬菜的汽车,有的提着水桶从我们身边经过,有的盘坐在台阶上闭目养神,有的拨弄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…

很快,我们便经过了佛学院中心的讲经大殿,一座座金顶耀眼夺目,这是喇嘛和觉姆(女性修行者)们学习和进行佛事法会的地方。大殿里的授课老师嘴里吐出的每一句话,都会通过大喇叭直播出来,整个山谷遍笼罩在了佛音之中。

山顶还有一座佛学院标志性的建筑,便是“坛城”。坛城的梵文名称为“曼荼罗”,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,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。身处五明佛学院,无论你身在何处,都能抬头望见坛城。

想去往坛城,捷径是通往山顶的几座长梯,它们可能是佛学院为了方便游客而设计建造的。也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山顶,却要绕好大一个弯,多走很多路,但是,水泥路的中途拐弯处建造着一个巨大的转经筒,通体金色,庄严而伟大,这也是我们闲来无事瞎溜达的成果…

当坛城的金色大殿出现在眼前的时候,心中忽然浮起一种莫名的震撼。巨大的坛城金碧辉煌,与我在布达拉宫见到过的黄金坛城结构相似,却更让我惊讶于实体建筑的气势。

首层的转经筒长廊面向所有信众开放,无数的藏人和僧侣专心致志的围转其中,而城外的空地上,趴满了磕长头的虔诚信徒,其中除了藏人,还有汉人和老外,可见五明佛学院地位的尊崇与藏传佛教的远播。

也是在这里,我们第一次俯瞰了这片山谷!

秘密麻麻的小红房子连成一片,排山倒海般,是我早已熟悉了的摄影作品中的景象。那些杂乱无章的小房子融进了红色的海洋,放弃了自我,模糊了轮廓,似乎让佛学院显得蔚为壮观,而让自身渺小而谦卑…

我伫足在坛城外的栏杆旁,看着来来往往的藏人和僧人,他们每个人都很认真、很平静,没有人在闲聊,全部都围绕在经筒周围诵经祈福。他们每个人都很礼貌,但不热情,很少有人和“外人”打招呼,甚至在在“外人”看来他们有些害羞,可他们的眼睛里总是透露着善良,从未给人有不好相处的感觉...

离开时,我看到不少僧人背水背煤,去往那个属于自己的小红房子,可人如何可以放下一切俗世欲望,在物质如此匮乏的环境里平静地生活,这大概真的是因为信仰吧!

  • 本文作者 : 张大爷
  • 本文链接 : https://www.zdyla.com/post/seda-i-met.html
  • 版权声明 : 本博客所有文章和照片除特别声明外,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,并请注明出处!

全部评论

发一条友善的评论... 取消回复

提醒 : 您所填写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!

看不清?点击更换